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协简报 >> 内容
科协简报
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简报2010年第22期
作者:义乌科协  发布时间:2010-12-03 09:39:18  已读:26 次  文章来源:互联网

 

    ☆  我市召开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暨农民高级技师命名表彰大会

    ☆  整合资源 转型升级 实现农函大工作新突破

    ☆  义乌市卫生系统深入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  市养蜂协会召开义乌市养蜂生产工作座谈会

    ☆  义乌市气象局对小学生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  我市举行“病历书写”比赛

    ☆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偶然发现

**************************************************

我市召开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

暨农民高级技师命名表彰大会

1124下午,在北苑街道办事处三楼电视电话会议室,召开了我市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暨农民高级技师命名表彰大会,对我市获得2010-2012年度义乌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和农民高级技师进行了表彰、授牌。

在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帮扶指导下,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一批农村科技示范户,他们成为科技向农村推广普及、帮助农民致富、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生力军。为了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更好地发挥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的科技示范辐射带头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由市科协负责,开展了农村科技示范户的评选工作。农村科技示范户的评选每两年举行一次,评选对象为:应用科学技术,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现代农业生产和由各级科协组织为主扶持或参与培植发展的农户。本次共有61户农户获得了2010-2012年度义乌市级农村科技示范户的荣誉称号。

我市又有1 0位农民取得了农民高级技师,则是我市在培养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在市科协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科普工作和服务“三农”的一个重点,并通过“科普服务新农村”、“农函大培训”、“农民素质工程培训”、“专家联村帮户”以及创建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基地等形式,培养和开发了一大批农村人才资源,激发了提高农民学习、应用和推广科技的积极性,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本次2008-2009年度浙江省农民高级技师共评选出了108位,而我市就得了10位,这在各县市中比例是最高的。根据文件规定,这些农民高级技师均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农民高级技师技术职称证书。至此,我市已先后有37位农民取得了农民高级技师技术职称证书。

(市科协办公室)

 

整合资源 转型升级 实现农函大工作新突破

——市农函大召开校务委员会工作会议

1117下午,义乌市农函大校务委员会工作会议在科技大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校务委员会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财政局、人劳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农办、经发局、卫生局、科协等单位领导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农函大分校校长王清池到会并讲话。

会上,市科协副主席何允铨总结了2010年的农函大工作,探讨了今后工作思路,展望了农函大分校的未来,希望通过努力,农函大建有自己的教学场地,有专职、兼职工作人员,有自己编印的教材。通过农函大工作的创新,把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与企业专业技术培训及市民素质教育相结合。各农函大校务成员对市农函大今年的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今后工作思路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大家认为:农函大校务委员成员单位较多,资源丰富,市农函大分校要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开展联合培训、宣传。农函大工作需要转型升级,办学内容上向深度与广度发展:深度就是要改变以往科技普及型培训为更多地进行农村乡土人才的高新培训,聘请科研院校高水平教授来上课;广度就是拓宽办学领域,丰富办学内容,既要围绕现代农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还要结合弥补职业教育欠缺,开展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更要针对义乌农村与城市区别不大,农民与市民生活方式相近的实际,开展围绕提高生活质量、理财观念、家庭教育、文明道德等素质培训。通过农函大培训内容、模式的创新,更好的为外来建设者、农民提供服务。

最后,市农函大校务委员会校长、副市长王清池作了重要指示:一是农函大贡献很大。农函大分校成立以来,作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农函大工作针对性较强,主要是为“三农”服务,为基层农民服务,通过农函大分校的“实际实用、实效 的系统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农函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工作走在了兄弟县市前列;二是农函大大有作为。义乌外来人口多,需要提升他们素质,随着土地流转,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出现一批农业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需要新技术,现代农民也需要知识更新,农函大正好承担起这个责任三是农函大工作任重而到远。要继续坚持办学方向,面对基层,面对外来建设者,开展对口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知识、基本素养,使他们整体有所提高,为企业主提供有用的技术人才;四是农函大办学要讲实效重质量,办出特色;五是农函大办学要花小钱办大事,加强对农函大的宣传工作,把农函大办成有社会影响力的新型农民大学。

(市科协办公室)

 

义乌市卫生系统深入开展

“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1114是第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积极采取行动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日前,市卫生局、市医学会和市疾控中心联合在市民广场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咨询活动。主题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口号为“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现场悬挂横幅8条,气球条幅6条,拱门主题横幅。展出糖尿病、高血压、健康生活方式方面内容的展板25块。市卫生局张永民副局长亲临现场指导活动的开展,来自医学会组织的医学志愿者、疾控中心、中医院、妇保院、复元医院、稠州医院共37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活动现场,许多前来市民驻足观看宣传板和传单,认真听着医务人员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医务人员免费为市民测量血压、血糖500余人次;测身高、称体重、量腰围,并计算肥胖指数300余人次, 同时指导市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接受市民健康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糖尿病、高血压、慢病预防与保健等知识宣传资料20余种6000余份。疾控中心专门安排人员与医务志愿者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进行糖尿病防病知识问卷调查100份。

义乌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宣传活动现场对活动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本次糖尿病宣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极有效地向广大市民传播了糖尿病预防控制方面的知识,直接受益人数1万余人。

(市医学会供稿)

 

市养蜂协会召开义乌市养蜂生产工作座谈会

1116,在市畜牧兽医局三楼召开义乌市养蜂生产工作座谈会,全市养蜂大户、养蜂专业合作社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内容:一是市养蜂协会王基宝理事长对今年蜂业生产情况、市场行情以及市养蜂协会一年来的工作作了汇报。二是浙江省养蜂协会陈润龙理事长对《浙江省养蜂行业风险灾害救助暂行办法》作了详细讲解,并听取了《义乌市养蜂行业风险救助暂行办法》的制定情况,目前我市共有78名蜂农7040群蜜蜂参加了风险救助,风险救助资金17600元。三、金华市养蜂协会华启云秘书长有关蜜蜂保险事宜作了说明。

(市养蜂协会   宗冬英)

 

义乌市气象局对小学生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1018下午,十余名义乌市廿三里小学学生来到气象局参观,他们怀着好奇的心情和对气象知识的渴求,参观了观测场和预报室,在气象业务人员的讲解下,了解了观测场仪器设备以及观测的基本流程、天气预报制作以及减灾防灾等气象科普知识。通过这次活动,小学生们获益匪浅,增加了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意识。

(气象局  何锦桢)

 

我市举行“病历书写”比赛

近日, 义乌市卫生局、义乌市医学会和义乌病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联合组织了“病历书写竞赛”活动。来自全市各医疗单位的住院医师96人参加了比赛。本次比赛形式:是由上级相关专家所提供的病历案例,根据要求书写相关的病历,不提供病历书写格式范本,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完成比赛。比赛分门诊病历书写与住院大病历书写两部分,总时间2小时15分钟。比赛结束后,96份住院大病历和96份门诊病历将对姓名栏进行封闭装订,交6名竞赛评委进行轮转背靠背的严格审阅评分,每一份病历必须经过6名评委阅评。本次竞赛评奖分两组进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含民营);中心卫生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最终分别评出: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3名,三等奖各6名,优秀奖各8名。义乌市中心医院王建芳和稠城中心卫生院李菁分别获得一等奖。

 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于认真学习和执行卫生部2010年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一步规范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文书的质量,加强住院医师基本素质锻炼,提升专业技能的有效举措。

(市医学会  刘晓玲)

 

☆世界科技报道☆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十大偶然发现

 

托马斯•爱迪生曾经说:“一切都需要等待,不要着急。”但是,是不是心急只会一事无成?是不是所有进步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有时天才的形成并不是靠被动选择和等待,而是靠偶然的机遇。下面是人类历史上十大很偶然的发现。

1.微波

发现者:珀西•斯宾塞

美国雷神公司(Raytheon)工程师珀西•斯宾塞又是一位著名的电子学奇才。1945年斯宾塞正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微波辐射器(磁控管)时,突然感觉西裤的口袋里有点不对劲,甚至听到了咝咝的声音。斯宾塞停下手里的工作,结果发现是它口袋里装的一块巧克力融化了。他猜可能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由此他立刻意识到也许可以把微波应用到厨房烹饪上,于是微波炉诞生了,这种厨具真可谓是全球的小吃爱好者和单身汉们的大救星。

2.糖精

发明者: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

1879年,当时正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工作的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回家吃饭,正吃着吃着,他们突然停了下来。法赫伯格饭前忘了洗手,大部分化学家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因此身亡,但是法赫伯格却意外地发现了人造甜味剂——糖精。关于这一发现,他们二人共同发表了论文,但是糖精的专利上只有法赫伯格的名字,他竟偷偷申请了糖精的专利。后来莱姆森说:“法赫伯格是个无赖,让我的名字跟他的一起出现,简直令人作呕。”

3.填充式玩具

发明者:理查德•詹姆斯

1943年,海军工程师理查德•詹姆斯正在想办法用弹簧固定船上的灵敏器械,不让它们摇晃,他随意用手敲了敲一个原型。结果这个东西并没摔倒在地上,而是轻轻向上弹起,然后恢复原状。这种弹簧变成了很多人孩提时代的玩具。每年全球销量3亿个。

4.橡皮泥

发明者:KutolProducts公司

橡皮泥在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以前,它的最初设计目的是作为清洁产品。它第一次进入市场的形象是作为肮脏壁纸的清洁物。这一发现拯救了即将破产的KutolProducts公司,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清洁效果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小学生们开始用它制作圣诞装饰物。该公司去掉橡皮泥里的清洁剂成分,加入颜料和好闻的气味,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种玩具,这一改变让这个濒临破产的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时候在别人没注意到你以前,你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聪明。

5.强力胶

发明者:哈利•库弗

1942年,伊斯曼-柯达实验室的哈利•库弗发现他发明的一种物质——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并不像他希望的那样适合用在一种新的精确标尺上,因为它碰到什么就会粘住什么。他很快把这给忘了。6年后,库弗在检查为飞机驾驶舱盖进行的一项试验性新设计时,他再次证明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像以前一样没用。不过这次他注意到,这种物质不用加热就能产生很强的粘性。库弗和他的科研组在实验室里把粘性不同的物体拼接在一起,他们意识到他们终于为这样东西找到了用武之地。他为这项发明申请了专利,1958年,即距离他第一次被粘住16年后,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开始上架销售。

6.聚四氟乙烯

发现者:罗伊•普朗克特

下次你再做简单方便的煎蛋时,一定要感谢化学家罗伊•普朗克特,1938年他在无意中发现了聚四氟乙烯。普朗克特本希望能生成一种新型碳氟化合物,他返回实验室,查看他在冷冻室里进行的一项试验。他检查一个本应该充满气体的容器,结果发现气体都已消失了,仅在容器壁上留下一些白点。普朗克特对这些神秘的化学物非常感兴趣,又开始重新做实验。最终这种新物质被证实是一种奇特的润滑剂,熔点极高,非常适合使用在军用设备上。现在这种物质被广泛应用在不粘锅上。

7.酚醛塑料

发现者:利奥•贝克兰德

1907年,虫漆被广泛用作早期电子装置(收音机和电话等)内部的绝缘材料。这种材料很好,不过虫漆是用亚洲甲虫粪便制成的,也不是给电线绝缘的最廉价或最简单的方法。比利时化学家利奥•贝克兰德发明了polyoxybenzylmethylenglycolanhydride——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常被称作酚醛塑料。这种塑料可以压制成各种形状、染成各种颜色,而且在高温环境下也不会变形,且很耐磨,这些优点使它成为制造商、珠宝商和工业设计者的新宠。

8.心脏起搏器

发明者:威尔森•格雷特巴奇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副教授威尔森•格雷特巴奇认为,他可能已经毁掉了自己的研究计划。他不是把一个1万欧姆的电阻器用在心脏记录原型物上,而是用了1兆欧姆的。结果这个电路产生的信号跟人类心跳非常一样。格雷特巴奇立刻意识到,这个精确的电流也许可以调控脉搏,使因病减弱的心跳重新恢复正常。在这以前,起搏器都是像电视机一样大,是临时性在患者身体外侧使用的。现在的心脏起搏器非常小,甚至可以植入到患者的胸腔内。

9.粘扣带

发明者:乔治•德•梅斯特拉尔

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在发明粘扣带的过程中,狗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一天梅斯特拉尔带着他的爱犬到森林里打猎,回来时发现狗狗身上沾了很多芒刺。稍后梅斯特拉尔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是芒刺上的小“倒钩”让它结结实实地粘在织物和动物毛上。在尼龙诞生以前,他用各种织物进行了多年研究。20年后美国宇航局也特别喜欢粘扣带。

10.X

发现者:威廉•伦琴

X光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因此人类无法生成它。就连科学家发现X光,也非常偶然。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正在进行一项试验,该试验涉及到阴极射线,当时他发现房屋对面的一张荧光纸板被点燃了。一个厚遮掩物一直放在他的阴极发射器和有辐射的硬纸板之间,这说明有光粒子穿过遮挡物。非常吃惊的伦琴很快发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放射物可以产生清晰图像,第一张X光照片是伦琴妻子的手部骨骼。

 

 

 

 

主送:各镇、街道科协,各学会,市机关各部门

抄送:浙江省科协、金华市科协,陈秀仙副书记、吴森民副市长、市科协常委

网址:www.yast.org

通知公告

科协简报

更多

科技要闻

更多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路387号科技大楼四楼 邮编:322000 电话:0579-85313445 传真:0579-85313445 浙ICP备05018520号
Copyright 2003 - 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义乌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