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__在其早期成名之作___一书中最先提出创新的概念。
2、所谓制度创新,一般是指___通过建立新的制度以获得追加利益的活动。
3、科技成果___和___的过程,才是技术创新。
4、大学与企业的不同合作创新模式的核心差异在___于___不同。
5、技术创新战略常常是一种___的战略,采用混合的战略群。
6、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在整体素质上面临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___一个急需提高,一个是___急需提高。
7、技术创新环境,是指影响技术创新的科技发展、市场作用和___等外部客观环境。
8、提高现有科技队伍的质量,一靠竞争,二靠培训,三靠___。
9、提高现有科技队伍的质量,如何通过___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与___、___联合与互动的运行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
10、_____已成为我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最大辐射源。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创新证件作用主要是___。
A、研究开发 B、组织
C、创新管理 D、对要素进行组合
2、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模式包括直接的技术转让、委托开发及___等多种形式。
A、合作开发 B、研究中心
C、技术合作 D、研讨会
3、要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贸易与国外企业建立___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
A、动态联盟 B、技术开发中心
C、研究机构 D、生产基地
4、政府职能的转变正在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___
A、参与者 B、领导者
C、受益者 D、主体
5、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起着创新过程___的
A、支持作用 B、服务作用
C、桥梁作用 D、动力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技术创新要素主要有环境、支持系统和___。
A、技术 B、市场
C、机会 D、创新者
2、政府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匹配性表现在___
A、科技教育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匹配
B、长期、中期、短期政策的匹配
C、创新供给刺激与需求刺激政策的匹配
D、市场调控政策与行政干预政策相匹配
3、从具体应用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进攻型战略和___
A、防御型战略 B、依赖型战略
C、切入型战略 D、模仿型战略
4、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的良性循环是___
A、工程建设上的良性循环 B、技术上的良性循环
C、经济上的良性循环 D、人才的良性循性
5、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包括___等层次。
A、全省性的区域创新体系 B、企业技术创新制度
C、创新机制 D、产业创新体系
四、判断题
1、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 ( )
2、政府对合作技术创新的推动和监督是基于一种政策基础之上的。 ( )
3、技术创新决策具有常规性的特点。 ( )
4、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 ( )
5、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 ( )
6、产权与制度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 ( )
7、为壮大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要树立既求所在,又求所用的观念。 ( )
8、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是:一体化、开放型、现代化。 ( )
9、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是做好服务工作。 ( )
10、“全民科学”教育观是国际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一种目标性口号。( )
五、简答题
1、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技术创新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问题?
3、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论述题
论述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