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全民保健 >> 内容
全民保健
气象数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义乌科协  发布时间:2013-03-20 14:25:28  已读:505 次  文章来源:互联网
    气温:对人体最有利的环境温度应该是18℃左右,而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20~28℃。冬季气温在4~10℃时,人容易患感冒、咳嗽;4℃以下最容易诱发心脏病,且死亡率较高。春季气温上升,有助于病菌繁殖生长,易感染流行性传染病。夏季当气温升到30~35℃时,血液循环旺盛,人会感到精神疲惫、烦躁不安;气温更高时,人体温度全靠出汗调节,心脏负担增加,易发生脱水、中暑等。
    气压:当气压下降、天气阴沉时,人容易沮丧、抑郁,婴幼儿还可能躁动、哭闹。当气压下降伴随气温上升、湿度变小时,最易诱发脑溢血和脑血栓。当气压陡降、风力较大时,患偏头痛的人会增多。
    日照:适量的阳光照射,有利于人体组织合成维生素D,并促进钙质吸收。儿童光照不足易导致软骨病。阳光普照,使人心情往往较为舒畅,而阴雨天易使人烦躁。夏季,若阳光照射过长,易得日射病,发病急骤,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并可诱发白内障等疾病。
    风:风通过作用于皮肤,对人体体温起着调节作用,并影响人体出汗的散热率。风总是起到散热效果。
    湿度: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时,皮肤蒸发汗水困难,易使体温升高,脉搏加快,使人闷热难受,并出现眩晕、皮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当气温在26℃以上,湿度大于70%时,人易发怒。当气温升到30℃以上,湿度大于50%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冬季空气干燥,鼻腔、嘴、手、脚皮肤弹性下降,易发生干裂;呼吸道疾病、肺心病发生率较高。

通知公告

科协简报

更多

科技要闻

更多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路387号科技大楼四楼 邮编:322000 电话:0579-85313445 传真:0579-85313445 浙ICP备05018520号
Copyright 2003 - 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义乌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