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青少年科普 >> 内容
青少年科普
青少年该接受理财教育吗?
作者:义乌科协  发布时间:2010-09-11 14:32:12  已读:56 次  文章来源:青少年科普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股票热、炒楼潮,香港青少年自小沉浸在一个物质为重的社会,耳濡目染下理财观念更加早熟和物质化。一项比较香港、内地、日本青少年的调查发现,近90%香港青少年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应开始理财,而其余两地仅约20%人赞成。

  在对“财富”的认识上,约有70%内地及日本青少年表示“健康就是财富”,但香港却只有44%,但同时有一半香港青少年将“财富”理解为“金钱”或“生活质素”,物质观念远较其余两地重。

  浩洋青年商会在今年5月至8月间,以问卷方式成功访问了香港、内地中山市及日本大阪三地共321名14至21岁的青少年,就他们的财富观念做调查。结果发现,香港青少年分别有41%和47%人认为在小学、中学阶段便应开始理财。而内地及日本的青少年,却都只有21%认同应在中小学开始理财,近80%人指会在大学或毕业后才理财。

  被问及“财富”中最重要的成份是什么,受访的三地青少年虽然都有最多人将“健康”放在首位,但比重差距颇大,日本、内地、香港分别为76%、68%、44%。另香港青少年也特别注重物质,选择“金钱”者有26%,“生活质素”也有24%,在日本选择两者分别为13%及11%,在内地更只得7%及6%。

  而不论地点,仅剩约30%受访青少年认同,储蓄或升职加薪能致富。在香港,40%人认为致富之道是投资,29%指是创业。内地相信投资及创业能致富者各有36%,日本则为46%及21%。

  这次调查发现,香港青少年在理财观念虽较物质化,但对企业发展的认识也有“成熟”的一面。其中在企业责任方面,香港青少年会综合联想到企业主管、股东、员工及社会责任,四方面比重较为平均。而内地青少年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视程度最高,但他们和日本青少年一样,相对忽略了“股东”观念。

  负责调查的浩洋青年商会会长姚敏乐表示,香港社会重视金融、投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有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学会一些较成熟、专业的理财知识。姚敏乐表示,青少年分别有41%和47%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便应开始理财。

  不过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席陈振彬坦言,调查结果所见香港年轻人过度追求物质生活,而事实上不少青少年都将金钱或名牌手袋、手机等看得太重。他强调,家长、学校、社会都需要注意,在理财教育外也要加强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念作为重点之一,不应让其盲目追求金钱和物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的钱包鼓了,青少年的“储蓄罐”满了,但青少年的理性消费在弱化,虚荣消费和冲动消费行为倾向明显增强,这就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发出了警报。社会要加强对中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念的引导,学校要增加理财教育课程,家庭要加强青少年理财观念的培养。

加强青少年理财教育,提高青少年理财水平

    一、青少年理财能力的现状

    青少年理财的内容主要包括挣钱、消费、借钱、储蓄等。现在的青少年在理财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多数只能花不能挣,少数能挣,而以出卖劳动力为主。据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零用钱的来源渠道:85%的青少年的零用钱来源于父母或长辈,仅有15%的青少年(全部为社会青少年、高中学生和中专学生)靠勤工俭学、打工来赚取零用钱。这项调查充分说明现在青少年的零花钱还主要是伸手型的,而动手型的还是比较少。而且动手型的也多是以出卖自己的体力劳动为主,很少有青少年用自己的头脑挣钱。2、能花而不能存。现在青少年的储蓄意识越来越弱,只注重从储蓄罐里拿而不注重往储蓄罐里放钱。3、能花而不会花。青少年消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甚至在青少年中出现了透支消费,虚荣消费等现象,有不少青少年把零花钱用在了上网、购卖娱乐书刊和购买零食,甚至有的用于“小弟兄”聚会上。

    二、青少年理财技能缺失的原因

    青少年现在的理财技能低下和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社会观念以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造成青少年理财水平的原因主要也主要体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问题。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在封建社会中商人最没有地位的。从而形成了人们对财富很向往,又不敢说出口,因为一旦说出口,是为士大夫们所不齿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年人对金钱的向往也越来越强,但是社会上仍没有对青少年进行专门的理财教育,现在还存在着一种趋向想让孩子长大挣大钱而又不敢正确的加以引导。

    其次是教育问题。我们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口,现在团教部门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很少涉足,学校基本没有此方面的课程,社会、学校对青少年理财教育基本上是盲区或半肓区,各个家庭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家庭涉及的多一些,有的家庭涉及的少一些,甚至有的家庭没有这方面的教育,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家庭出现了青少年理财教育三不管的现象。

    再次是家庭管理问题。现在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小皇帝,基本上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的花销是尽量满足,再加上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家长把更多的目光是投向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业余能力培养上,孩子伸手就给,很少过问孩子的消费过程,这种管理方式会逐步导致青少年随意消费。

    三、几点思考:

    1、团教部门要做先导。对团教部门来说,要切实增强青少年理财教育的意识。当前,各级团教部门都在尽心尽力的对学生进行着方方面面的教育,目的就是最终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一代“四有”新人。但在青少年的理财教育方面还远远不够,许多团教部门从来就没有对青少年开展过这方面的教育,只是一味的在会议上强调素质教育,却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使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我们应当认识到,理财教育不仅仅是生活的一个方面,往往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各级团教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当前团教部门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行青少年理财教育的规划,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引导青少年理性消费。二是通过与银行等部门联合开展青少年理财计划,加强青少年理财意识。三是团教部门要采取利用家长学校和定期召集青少年家长开会的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家长的家教知识和家教方法的培训,提高青少年家长的家教能力和水平。

    2、社会要引导。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中应当给青少年消费、储蓄、挣钱等方面一个良好的氛围。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现在很多青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的作风。其次,为青少年提供勤工助学的平台,鼓励青少年通过勤工俭学获得适当的收入。

    3、家庭要做主导。(1)家长要提高的家教水平。家庭是青少年理财教育的主阵地。不可否认的说,当前青少年的许多不良行为,包括不良消费观念,绝大多数是同青少年家长的家教不严和不力分不开的。因此青少年家长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家教水平。(2)青少年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青少年的很多习惯都是在父母身上学来的,因此家长要从己做起,严肃自己的消费行为和言行举止,对于青少年的消费要求,要认真考虑消费项目的合理与否,决不能一味姑息、放纵,以至于最终害人害己,悔恨终生。(3)要加大管理力度。我们必须要克服这种只管给而不过问如何消费的行为。多关心一下孩子的花、借、存、挣钱情况,对青少年的花费要制定切实的计划,努力做到大花销年初做预算,小花销要进行适当评估,临时花销能不满足尽量不要满足,孩子的小伎俩要以善意的方式进行揭露。(4)给孩子创造一个理财的平台。家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理财的环境,如打扫卫生奖励行动,储蓄奖励计划等来提高孩子的理财水平。 

通知公告

科协简报

更多

科技要闻

更多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路387号科技大楼四楼 邮编:322000 电话:0579-85313445 传真:0579-85313445 浙ICP备05018520号
Copyright 2003 - 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义乌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