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提 要
☆ 义乌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出炉
☆ 我市完成2009年度农职称评定工作
☆ 甲感疫情还将发展 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 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张
☆ 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
义乌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出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努力提高市民的科学素质,由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命名的义乌市科技和劳动教育中心等6家单位为义乌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
据悉,义乌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分别为义乌市科技和劳动教育中心、义乌奇趣海洋世界有限公司、义乌市华统集团公司、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义乌市红糖产业协会、义乌市华秀枣类研究所。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科普需求,更好得发挥基地的科普宣教方面的作用。
我市完成2009年度农职称评定工作
根据浙农职评[2009]1号《关于开展2009年全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从2009年6月初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各镇、街道工作小组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市有342人申报农民技术职称,通过各镇、街道评定小组初审,各专业组评定,除7人不具资格未被评定外,有335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其中44人为农民技师,91人为农民助理技师,189人为农民技术员,值得一提的是,有12人被评上了农民高级技师,为近年来最多的一次。今年的农职称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协作
为了切实做好今年的农职评工作、加强组织领导,2009年市科协重新下文调整了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和各专业评定小组成员,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傅春明为主任,5个机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农职评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2009]1号《关于开展2009年义乌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申请范围、评定标准、评定程序、评定任务,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大力配合开展农职评工作。在今年全市申报农职称的342人当中,男性为306人,占89%;女性为36人,占11%。其中农业专业组评定312人,林业专业组评定22人,水务专业组评定6人,国土资源专业组评定2人。
二、强宣传
为使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深入人心,尽量做到不漏报、不少报、不迟报,六月份在《义乌日报》刊登了通告,把农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的有关事项作了介绍。作为牵头单位,市科协还发挥《义乌科协》、义乌科普网的宣传优势,将农职称评定工作的有关文件、相关政策和评定事项等进行连续报道宣传。部分农职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还通过转发文件、开会部署等形式进行动员。各镇、街道通过广播、进村入户等形式宣传农职称评定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函大学员、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双学双比女能手等申报农职称。许多镇、街道从“科技兴农”的大局出发,规定申报费等开支由当地财政解决,以实际行动促进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开展。
三、严把关
6月18日在稠江街道专门召开了农职称评定工作会议。会中明确,开展农职称评定工作要严格遵守农职称“四级”评定机制,即镇、街道推荐评定职称――专业小组评审――市农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送金华市、省农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定高级职称。要真正贯彻落实“重业绩、重水平、重能力”的原则,而放弃“学历、资历”的要求。一是彻底摒弃学历门槛,基本取消资历要求;二是充分体现实际工作业绩,申报人各类正当荣誉称号,作为衡量其业绩大小的主要指标;三是把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考核作为备选条件,为受过较好教育的知识型农民提供便利。在评定过程中,各专业评定小组严把质量关,除7人因不具备条件未评定外,335人均获得了相应的技术职称。尤其是农业评定小组,评定人数为312人,面广、量大,参加评审的同志不怕辛苦,逐个予以评审,评定质量较高。
(市科协办公室)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
甲感疫情还将发展 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会议指出,前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我国不少地方甲型H1N1流感患者骤增,一些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部分地区进入了流感高发期。今后一段时期,疫情还将继续发展,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会议强调,根据当前疫情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要继续按照依法、科学、有序的工作原则,坚持和完善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项防控措施,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项防控措施。(二)积极有序做好疫苗接种。(三)突出抓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四)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六)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引导舆论。
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张
中国科技馆新馆开馆典礼9月16日在京举行。
坐落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侧的中国科技馆新馆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馆之一,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新馆常设的展览包括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还有宇宙剧场、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特效影院。
1988年,中国科技馆作为我国第一座科技馆建成开放,科技馆老馆今年6月30日闭馆。中国科技馆新馆是一个功能完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科技馆,融展示与参与、教育与科研、合作与交流、休闲与旅游等为一体。
为配合开馆活动,“2009•(北京)科技馆国际论坛暨学术年会”同时举行,国内外专家将共同探讨科普阵地建设、科普教育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等问题。同时科技馆还将举行“我与科学家共话未来”“恐龙总动员”“小博士讲科学”“巴斯夫小小化学家”等活动。
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新华网长沙10月29日电(记者白瑞雪、喻菲、王玉山)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29日在湖南长沙亮相,作为算盘这一古老计算器的发明者,中国拥有了历史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工具。
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名为“天河一号”的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这个速度意味着,如果用“天河一号”计算一天,一台当前主流微机得算160年。“天河一号”的存储量,则相当于4个国家图书馆藏书量之和。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巨型计算机,是世界公认的高新技术制高点和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领域之一。
作为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项目,“天河一号”的设计始于2008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控制、生物医药等领域已经对千万亿次甚至更高性能的计算机提出了现实需求。”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说。
国防科技大学是“天河一号”的研制者。1983年面世的中国第一台亿次计算机“银河一号”,同样诞生在这所大学。
“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历程表明,我们要在高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必须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张育林说,“一味追求国际排名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核心技术、实际效益和人才培养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科学研究才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采用了“多阵列可配置协同并行体系结构”等7项关键创新技术的“天河一号”,综合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具有高性能、高能效、高安全和易使用的特点。
在实现技术跨越的同时,由20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为36岁的“天河”团队还首次尝试了军地合作、多家单位协同攻关的开发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里,“天河”是银河的别称。张育林说,这台计算机的名字暗示着天津与“银河一号”计算机诞生地之间的合作。
2010年年底之前,这台由103个机柜组成、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总重量155吨的庞大计算机将安装到中国两个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之一的天津中心,向国内外用户提供超级计算服务。
“在现代科学发展中,计算已经成为与理论和实验并行的第3大引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说,“天河一号”将在资源勘探、生物医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研制、金融工程、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天河’的平台是开放的,我们愿意与全世界共享中国的创新成果。”刘光明说。
主送:各镇、街道科协,各学会,市机关各部门
抄送:浙江省科协、金华市科协,陈秀仙副书记、吴森民副市长、市科协常委
网址:www.yast.org